行政區(qū)劃
2014年,宿遷轄沭陽、泗陽、泗洪縣和宿豫區(qū)、宿城區(qū)、湖濱新區(qū)、洋河新區(qū)、宿遷經濟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、宿遷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(yè)園和蘇州宿遷工業(yè)園區(qū)。有96個鄉(xiāng)(鎮(zhèn))和18個街道辦事處,其中建制鎮(zhèn)75個,村委會965個、居委會477個。
位置
宿遷位于江蘇省北部,介于北緯33°8′—34°25′,東經117°56′—119°10′之間,屬于長三角經濟圈(帶)、東隴海產業(yè)帶、沿海經濟帶、沿江經濟帶的交叉輻射區(qū)。
境域
宿遷總體呈西北高,東南低的格局,最高點海拔高度71.2米,最低點海拔高度2.8米。
氣候
宿遷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區(qū),年均氣溫14.2℃,年均降水量910毫米,年均日照總時數2291小時。光熱資源比較優(yōu)越,四季分明,氣候溫和,太陽總輻射量約為117千卡/平方厘米,全年日照數2271小時。無霜期較長,平均為211天,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,降雪初日一般在12月中旬初,活動積溫5189℃,全年作物生長期為310.5天。年均降水量為892.3毫米,由于受季風影響,年際間變化不大,但降水分布不均,易形成春旱、夏澇、秋冬干天氣。
交通
京杭大運河縱貫宿遷南北,寧宿徐、徐宿淮鹽高速、京滬、新?lián)P高速建成通車,新長鐵路、宿淮鐵路,205國道穿境而過,省道344加快推進。西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60公里,北離連云港白塔埠機場100公里,東到淮安漣水機場130公里,空港優(yōu)勢非常明顯。
2015年,宿遷完成客運量7176萬人,比上年增長3.5%;實現(xiàn)旅客運輸周轉量47.7億人公里,比上年增長4.4%。受水路貨運量下滑影響,2015年,全市完成貨運量5035萬噸,比上年下降8.2%。其中,公路貨運3861萬噸,增長5.0%;水路貨運1174萬噸,下降35.0%。實現(xiàn)貨物運輸周轉量163.5億噸公里,比上年下降8.2%。其中,公路貨物周轉量129.3億噸公里,增長5.3%;水路貨物周轉量34.3億噸公里,下降37.9%。完成港口貨物運輸吞吐量1468萬噸,比上年下降36.4%。2015年12月,徐宿淮鹽鐵路全面開工建設,計劃總工期4年。
人口
2015年末,宿遷戶籍總戶數149.28萬戶,比上年減少0.19萬戶。戶籍總人口586.28萬人,比上年增加5.54萬人。常住人口485.38萬人,比上年增加1.06萬人。常住人口出生率12.87‰,死亡率7.78‰,人口自然增長率5.09‰。全市城鎮(zhèn)常住人口269.53萬人,比上年增加9.26萬人,增長3.6%。
教育
2015年,宿遷新建、改擴建幼兒園51所,新增省優(yōu)質園14所,全市省優(yōu)質園達239所,占比65.5%。全市所有縣區(qū)高水平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(fā)展基本均衡縣(區(qū))創(chuàng)建國家督導認定。成功創(chuàng)建省四星級高中2所,三星級高中1所。2015年全市高考本科達線15034人,本科達線率42.1%。其中被清華、北大錄取27人,居全省第四。全市高中學業(yè)水平測試獲得4A考生人數達4356人,比上一年凈增2686人。創(chuàng)建省高水平現(xiàn)代化中等職業(yè)教育改革發(fā)展示范校2所。省技能大賽獲得獎牌114枚,其中金牌6枚,銀牌28枚,獎牌總數比上一年凈增21枚。2015年對口高考技能考試過關率達99.72%,位居全省前列,本??七_線率達96.4%。
民俗
生活上,因為宿遷在歷史上曾為旱作物產區(qū),居民以水稻、小麥、玉米、甘薯等為主食,可加工做成饅頭、粉絲、曲酒等,但自“旱改水“后,改為以吃大米為主,居民多喜食蔥、蒜、辣椒,冬季習慣腌制大白菜、雪里蕻、蘿卜、大頭菜等備冬。酒文化底蘊尤為深厚,洋河大曲、雙溝大曲久負盛名,均位居中國名酒之列。
旅游
宿遷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及乾隆行宮遺產點、項王故里、駱馬湖、洪澤湖濕地等著名旅游景點。